LOFT的解釋是“在屋頂之下、存放東西的閣樓”。但現在所謂LOFT所指的是那些“由舊工廠或舊倉庫改造而成的,少有內墻隔斷的高挑開敞空間”。

LOFT,是目前世界上最炙手可熱的藝術空間。它誕生于紐約的波西米亞,成長在紐約的南部地區。當LOFT的居住理念在美國獲得巨大成功后,立即被其他國家所效仿。1970年,法國的一位雕塑家將位 于巴黎的鑰匙加工廠進行了改造,而后,英國建筑師又通過改造奧利佛倉庫,創造出倫敦第一所LOFT住宅。隨后,加拿大、意大利、米蘭等許多國家都形成了LOFT街區。
今天,LOFT已經席卷全球,西半球到東半球,歐洲到亞洲……全世界人們對這種先鋒的空間形態充滿期待,這中間不乏居住與辦公多重的使用功能。當然,隨LOFT的演變與發展,它已經不只是大工廠 改造被超大型企業所用,小企業也可以擁有LOFT辦公室,那么,如何將其空間利用最大化就成了大家的難題。一位在北京朝陽區某建筑設計院工作的趙總監為我們分享了他的經驗。
空間規劃自主化,開闊場地激發無限創造力
其次,LOFT商務空間的室內層高普遍達到4.5米以上,高大而寬敞的辦公空間以及類似戲劇舞臺效果的樓梯和橫梁,意味著業主從傳統平層商務樓的單調乏味中掙脫出來,充足的空間條件使得業主們可以 按照企業的審美取向和價值觀進行充滿創造力的空間區隔和規劃。
一層變兩層,一場關于辦公室的空間革命
首先,這種高層高的LOFT商務辦公空間,看似只有一層,而事實上卻給了業主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業主可根據自身的需要來進行空間上的分隔和夾層處理,經精心設計、分隔后的LOFT空間,整個室內 格局變得錯落靈動起來,同時因為分隔成上下層,也使得套內建筑面積增加,提高了空間的利用率,為企業增加了更多的可利用空間。